建科研產業園 配套要跟上
澳門日報 | 2025-10-31
學者:建科研產業園 配套要跟上

【本報消息】澳門科技硏發產業園作為特區政府四個重大工程項目之一,旨在優化本澳科創環境。有意見認為,建設科研產業園對澳門發展科技產業至關重要,是推動經濟適度多元、抵禦經濟風險、為年輕人創造機會的重要舉措。建議政府需同步推進配套政策,並做好統籌規劃,達成社會共識。

聚集產業完善鏈條

經濟學會副理事長曾澤瑤認為,當前澳門硬件條件有限,難以形成科技產業聚集效應,建設產業園能夠把科技企業、初創企業、供應商和服務商聚集一起,形成完整的產業鏈。

於企業而言,入園是對企業資質的認可,倘產業園能吸引國際知名企業入駐,還可發揮“以大帶小”作用,助力本地企業成長。

打破壁壘轉化成果

此外,科技園還能打通產學研之間的壁壘,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。並為澳門年輕人提供更多的就業選擇,除了科研人員,還存在高級管理、市場營銷、金融法律等專業人才需求,是重要的人才培養基地。

科技研發產業園從規劃到取得成效需長期投入,期間除硬件建設外,建議可同步推進配套政策,如優化人員往來便利、完善生活保障、設立產業與創科引導基金、制定相關法律法規與激勵措施等,避免因配套滯後影響園區發展成效。

科技委員會委員黃書展認為,本澳土地資源短缺,缺乏集中發展科技產業的空間,同時本地市場規模有限,難以吸引大型科技企業與高端人才團隊入駐。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,時下各行各業均依靠科技實現升級發展,而澳門擁有“一國兩制”獨特優勢,背靠祖國同時聯通國際,未來應把握優勢及機遇,推動科技產業突破發展。

做好規劃凝聚共識

對於科技研發產業園的建設,他認為,產業發展非一蹴而就,政府需充分做好統籌規劃,凝聚社會共識,確保資源投入合理高效。至於人才配套方面,他認為,目前不少本澳學生在全球名校攻讀於科技相關的專業學科,澳門具備良好的人才基礎,但因本地缺乏產業平台,許多畢業生回流後難以從事專業相關工作。

因此產業園的建設迫在眉睫,其不僅能為本地人才提供就業與晉升空間,還能吸引中高端人才與企業家入駐,形成人才互補,推動澳門科技產業持續發展。

詳閱: 澳門日報